交互設計申請作品集,左手皇藝、右手倫藝,拿捏英國交互申請的秘訣…今天為大家介紹的ACG交互專業(yè)張同學,打造“藝術+科技”思維、憑借一系列交互藝術裝置,強勢拿下英國Top2藝術名?!猂CA+UAL offer,實現(xiàn)拉夫堡雙專業(yè)offer,讓我們來看看她的申請故事
交互設計申請作品集,左手皇藝、右手倫藝,拿捏英國交互申請的秘訣…今天為大家介紹的ACG交互專業(yè)張同學,打造“藝術+科技”思維、憑借一系列交互藝術裝置,強勢拿下英國Top2藝術名?!猂CA+UAL offer,實現(xiàn)拉夫堡雙專業(yè)offer,讓我們來看看她的申請故事。
交互裝置作為一種讓人與設計產(chǎn)生聯(lián)系的方式,給人帶來無限樂趣和沉浸式的體驗,同時,它消除了藝術品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成為藝術品的一部分。
另外,交互裝置已不再是單純的裝置藝術,而是人、藝術、科技的連接。
Anthony Howe受邀參與品牌Iris van Herpen
2019秋冬系列時裝秀的舞臺裝置設計
裝置交互設計可以通過觸覺、視覺、聽覺等方法,讓人們與裝置進行交互,從而展現(xiàn)出設計師對于所設計的主題的理解與創(chuàng)新,并讓人們通過交互有所感受或感悟。
Drift的設計作品Meadow,其作品
涉及多學科交互式裝置、雕塑、產(chǎn)品
如今科技迅速發(fā)展,數(shù)字媒體、互相交互裝置的出現(xiàn)給當代藝術和當代視覺文化帶來了新的元素和生機。藝術、設計、技術三者的結合,還能帶來哪些碰撞?藝術家們天馬行空的想象是否會打動名校招生官?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ACG交互專業(yè)張同學,打造“藝術+科技”思維、憑借一系列交互藝術裝置,強勢拿下英國Top2藝術名校——RCA+UAL offer,實現(xiàn)拉夫堡雙專業(yè)offer,讓我們來看看她的申請故事。
左手RCA、右手UAL
申請季賺翻了!
ACG交互設計:張同學
2022fall研究生錄取院校
RCA service design
UAL creative computing
拉夫堡大學design innovation(20%獎學金)
拉夫堡大學digital creative media(20%獎學金)
本科華僑大學工業(yè)設計
臺灣東海大學交換生經(jīng)歷工業(yè)設計
下面小A帶大家了解張同學狂攬RCA/UAL/拉夫堡大學的秘訣
1.夢校是RCA大學選擇留學是一個突然的決定!
我一開始先收到了倫藝的offer,creative computing是一個“藝術+編程”的跨學科專業(yè),發(fā)展前景很好,當時心里就感覺比較踏實了,算是結束了申請季最焦慮的等待階段。
回想起申請季一邊做作品集一邊幻想能被皇藝錄取,皇藝真的是我的夢中情校了!所以皇藝出結果前一天晚上還是幾乎徹夜難眠,一大早就起來查結果。往年基本都是第一二批錄取大部分人,第三批的名額就很少很少了,所以在系統(tǒng)上查到被錄取的時候尖叫了好久,特別、開心,到現(xiàn)在還有夢想成真的不真實感。
RCA的service design專業(yè)是比較適合我的,相比于其他專業(yè)來說,它更偏商業(yè)化一點,比較貼合我本科的專業(yè)背景和設計思維習慣。
我的本科專業(yè)是工業(yè)設計,課程學習中就包括交互設計的知識內(nèi)容,所以算是有一定的設計基礎。
然而,對交互設計感興趣并萌生學習交互的想法,來源于臺灣做交換生的經(jīng)歷。期間,我參觀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看到運用大量的科技手段及互動影像、裝置的方式呈現(xiàn)歷史文物,這種交互形式讓我感受到了設計與科技、文化、情感、體感等結合產(chǎn)物的巨大魅力。
我雖然很向往倫敦生活,也向往英國頂尖的設計教育資源,但是出國對我來說算是一個走出舒適圈的決定,因此也一直沒有正式?jīng)Q定這件事。
直到大三的一次小組作業(yè),我旁聽了兩位準備出國留學的小伙伴的討論內(nèi)容,突然就有了勇氣并告訴爸爸媽媽決定出國的事情。雖然這是個很突然的決定,但現(xiàn)在我很慶幸當時的果斷,沒耽誤太久作品集的準備!
2.理工科學生的藝術風格從拘謹?shù)椒棚w自我
作為一個從小到大的理工科學生,我覺得在申請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不知道怎么“藝術”起來。
一開始我的思維和排版風格都非常拘謹,就像是缺少“靈魂”,但是這并不是皇藝、倫藝這類藝術院校會青睞的風格,對我自己而言也不夠有趣。為了尋找突破,我看了大量的藝術裝置和視覺作品,從一開始的拘謹、嚴肅變得開始嘗試放飛自我。因此,作品集也變得越做越開心,張老師看到我后期的項目也說我風格大變、進步很大。
組裝定制的裝置材料
其實我認為比起來獨自苦思冥想,多調(diào)研、訪談、討論會更適合我。一個人的思維發(fā)散速度或許不夠快,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點和點的接觸會帶來爆炸式的增長。
平時在瀏覽網(wǎng)站、閱讀書籍時或生活中偶然想到的設計靈感,我會隨時打開手機備忘錄把它記錄下來,防止它變成稍縱即逝的遺憾;看到有趣的作品或材料也會保存,這些都會變成我創(chuàng)作的idea。
調(diào)試Arduino
另外,我覺得線下做作品集體驗是很棒的體驗,不但因為老師在旁邊“監(jiān)工”就能變得非常高效,還能認識很多一起努力的戰(zhàn)友。
北京ACG的學習環(huán)境也很好,疲勞煩惱的時候從落地窗向外看看,心境一下子就開闊了。
ACG的無敵夜景
3.以用戶心理或情緒為切入點喚起情感共鳴
我的作品集中的項目包括互動裝置、AR、游戲、應用程序、產(chǎn)品、繪畫等。雖然呈現(xiàn)方式各不相同,但他們的主題都來源于我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
例如,“KTV-Phobia”項目源于我被迫唱歌的不愉快經(jīng)歷,進而擴展到呼吁關注舞臺恐懼癥的特殊群體;“The Sunshine"源于我的租房經(jīng)歷,引發(fā)我對自然資源分配與階層關系的思考;“Treat me well"源于我在整理閑置物品時對自己不良消費習慣的反思…
裝置項目“KTV-Phobia”(KTV恐懼癥)
交互設計申請作品集
在這個項目里我創(chuàng)造了一個體驗空間,里面包含三個裝置。通過對話訪談我得出了不同群體的觀念矛盾點,并以此為構想進行展開設計。
在方案落地過程中,我先用建模渲染出了效果圖,然后借助材料實驗、Ardunio和processing完成了這一系列裝置。這其中還涉及到了一些跨學科的編程內(nèi)容,感謝ACG全能的教師團隊,讓我get了新技能。
交互設計申請作品集
調(diào)研:
調(diào)研階段,除了以網(wǎng)絡途徑查找資料外,我對所有項目進行了一手研究和分析。根據(jù)項目的需要,我選擇了實地考察、EGM訪談、調(diào)查問卷、KANO模型分析、故事板人物志等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設計洞察點。我認為,調(diào)研是連接設計背景和設計概念的橋梁,是作品集邏輯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
交互設計申請作品集
在表達方式上,我喜歡以用戶的心理或情緒為切入點,喚起情感上的共鳴。通過融合非傳統(tǒng)的技術,如增強現(xiàn)實、聲音和動態(tài)圖像、編程、多媒體游戲等,帶來更好的交互體驗。
例如,"KTV-Phobia"項目通過沉浸式的多感官體驗向游客講述KTV恐懼癥患者的世界,讓他們對這種心理障礙產(chǎn)生共鳴。另一個項目"Treat me well",利用AR技術賦予閑置物品以人類的情感,從而引發(fā)用戶的共鳴和反省。
游戲項目“The sunshine”(陽光普照)
AR項目”Treat me well”(請善待我)
APP項目“Time Bank”(時間銀行)
“現(xiàn)代文明帶來許多現(xiàn)代性的問題,現(xiàn)代性問題造成了許多社會矛盾和現(xiàn)代心理問題…”
我希望對生活進行觀察和思考,通過作品反映、解決社會問題或者提出可行的建議,盡微薄之力引起關注、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
產(chǎn)品項目“EPM"智能腰部理療儀
4.從思考“別人想要什么”變成“我想要傳達什么”
我選擇ACG的最重要原因是——試聽課時看到ACG學生的作品集真的非常吸引我。相比于之前看到的其他機構案例,ACG的學生都比較有個人風格,不會有千篇一律的模版感。一種才華橫溢的感覺透過屏幕沖擊過來,讓我沒有任何猶豫的選擇在這學習!
對于本拖延癥患者,ACG嚴格的管理和教學也非常適合我!我記得剛開始做第一個項目進入狀態(tài)比較慢,連續(xù)兩次課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張老師“恩威并施”地教育我,我雖然有潛力但是目前進度來說保不住Top3。同時,督導老師、顧問老師也都來提醒我作業(yè)問題,我還收到了郵件警告。當時覺得很慚愧,也是多虧老師們的push,最終順利趕上了申請并取得滿意的成績。
我覺得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在ACG認識了很多小伙伴。大家一起來做作品集,互相幫忙拍攝、做裝置,交流申請“情報”,互相鼓勵學習。每天都很充實,和線上做作品集的體驗完全不一樣。印象最深刻的是小伙伴們知道我過生日以后偷偷準備了一個海底撈的“社死”驚喜,超級感動
在ACG最大的改變在于從思考“別人想要什么”變成“我想要傳達什么”。之前我關注的是設計和方法論中最實用的方面,專注于探索用戶的喜好、尋找痛點,在設計上加以改良。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設計的想象力。所以,在ACG準備作品集的期間我習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以設計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提出觀點或是解決問題。
ACG的老師們也是專業(yè)各有所長,在不同的方面給了我很多幫助,下面想依次表達一下我對各位老師的感謝——
張琳曄老師外表可愛,做起事情來雷厲風行很霸氣。邏輯能力強大,上課風格像快刀斬亂麻,在混亂中精準點出每個設計要點,讓項目變得目標清晰,入手快不迷茫;
趙湘涵老師超級溫柔,讓人如沐春風。上課時很會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從不同切入點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我能感到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提升;
鄭晨老師活潑又有才華,上課會和學生一起熱火朝天的討論,提出很多非常有趣的想法,而且想辦法幫忙實現(xiàn);
姜男老師的設計風格很酷,但是人很親切。和同學們的關系就像朋友一樣,每天除了上課還幫忙拍攝,經(jīng)常忙到很晚才離開;
張佳琪老師就是勞模本人,重感冒到鼻子塞著衛(wèi)生紙還守在電腦前教代碼,給我游戲和裝置的實現(xiàn)提供了非常多的指導和幫助。
文書劉姍姍老師很耐心很敬業(yè),選校、申請、確認結果還有行前準備期間一直在高效處理我大大小小的各種事情,幫助我順利渡過每一個階段。
同樣非常感謝我的督導劉濤老師,每個月幫我安排合適的課程,還在課前提醒我完成作業(yè)。再次感謝交互工作室的這些可愛、可敬的老師,幫我把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
ACG計算機設計科系是將“設計藝術”與“計算機技術”進行結合的設計類專業(yè)科系,致力于將概念想法與技術科技進行融合,其中包含人機交互、數(shù)字媒體技術、產(chǎn)品工程設計、交互設計、UI/UX、視覺傳達、服務設計等專業(yè)。
2022申請季,ACG計算機設計方向(交互設計、工業(yè)設計、平面設計、視覺傳達等專業(yè))學員戰(zhàn)績輝煌,目前已斬獲RCA、UAL、ACCD、Pratt、Parsons、NYU、USC、SCAD、CCA等多所海外頂級名校offer,隨著名校分批放榜,捷報還在不斷更新中!
計算機設計天團作為offer收割機,全球TOP3院校畢業(yè)研究生導師百余人,100%導師擁有全球頂尖計算機設計行業(yè)從業(yè)經(jīng)歷。
他們致力于將全球最發(fā)達、最新潮的計算機設計實踐經(jīng)驗傳遞給學生,同時,多年來將數(shù)千名學生送往全球各大頂級計算機設計院校。